需摒弃情绪与意识形态,秉持冷静现实态度

韩国总统办公室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日前明确表示,“李在明政府并未启动新的战时作战指挥权(战时作战控制权)磋商”,强调“战作权问题不应成为对美关税及安保谈判的筹码”。魏圣洛上周访美后,围绕回收战时作战指挥权的争议不断,此次表态意在提前澄清,预防争议扩大。部分媒体报道称,“韩美已就收回作战指挥权的问题启动磋商”,被内定为对美特使团成员的共同民主党议员金宇荣也主张应在韩美首脑会谈等场合将作战指挥权的移交问题提上议程。
随着魏圣洛出面澄清“此类言论无益于(韩美)谈判”,争议暂呈平息态势。但所谓的“自主派”人士仍坚持认为需收回韩国军队的战时作战指挥权,该议题随时可能再次成为焦点,政府需做好周密谨慎的应对准备。
战时作战指挥权自6·25战争爆发后便由李承晚总统移交美方,至今仍由美军掌握。卢泰愚政府时期收回了平常时的作战控制权,但当防卫戒备状态(DEFCON)提升至三级时,韩国仍需将作战权移交给韩美联合司令部司令。这也为紧急情况下美军自动介入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反,也有观点认为,韩国作为主权国家,却不能掌握军队的战时作战指挥权,乃是一大问题。卢武铉政府时期曾敲定自2025-08-14起由韩军收回这一权力,但因北韩核导威胁升级,韩美决定推迟移交时间,商定在满足“韩军具备作战执行能力”的前提下再实施移交。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曾在今年4月强调,“(战作权)移交须以安保环境适合韩军接管韩美联合司令部指挥权为前提",暗示时机尚未成熟。
北韩近期在核导武器之外,正加速推进陆海空军常规武器现代化。特别是,北韩通过与俄罗斯紧密合作,不仅向乌克兰战场大规模派遣部队,更积累了现代化战争经验。韩国收回作战指挥权的准备进度似乎远不及北韩威胁的升级速度,着实令人担忧。鉴于此,美国参议院9日(当地时间)通过下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不仅限制驻韩美军缩减,更设置了阻止移交作战指挥权的条款。
韩国军队终须收回作战指挥权,这一点自不待言。但安保问题关乎国家命运,实施移交前必须做好能力评估,保持审慎态度。既不应将其视作国家间交易的筹码,也不该成为内部分裂的争议素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超越情感与意识形态,进行冷静现实的思考。韩国军队也需快马加鞭,尽快完善情报搜集、作战计划制定等自主能力建设。